干净整洁的巷道、青瓦白墙的农家小院、特色鲜明的文化廊道……时下,走进甘肃漳县新寺镇青瓦寺村,一幅景新、村美、人和、宜居的和美乡村新画卷呈现眼前。
“这几年村上变化大得很,路旁都种了花儿,庄里有了文化墙,还有公益性岗位人员每天早上打扫卫生,现在房前屋后干净整洁,道路也平整畅通了,厨房、厕所改造了,排水渠也修好了。”新寺镇青瓦寺村村民包爱云说。
包爱云所在的青瓦寺村,先后被评为“省级乡村旅游示范村”“省级文旅振兴乡村样板村”。
近年来,漳县新寺镇持续在村容村貌上做文章、在产业发展上使力气、在乡风文明上下功夫,不断改善农村人居环境,培育特色优势产业,创新乡村治理模式,绘就了村民和美生活的幸福底色。
走进漳县盐井镇杜家庄村现代设施产业园,温室大棚整齐排列,现代化的设施让农作物始终处于最佳的生长状态。这里各种特色农产品琳琅满目,鲜嫩多汁的黄瓜、色彩斑斓的花卉、酸甜可口的西红柿、品种繁多的各色辣椒……不仅满足市场的需求,也带来了可观的效益。通过大棚租赁、技术指导、利润分成等形式,带动农户增收。
“我经营草莓行业有十多年的经验,今年在盐井镇杜家庄村种了两个大棚的草莓,一个棚三亩多地,现在正是草莓采摘的时节,一天出货量一百多斤,年亩产量三千多斤,一年总收入十万元左右。”蔬菜大棚种植户包龙武说。
杜家庄村的蔬菜大棚项目落地以来,始终坚持绿色种植,不仅满足了群众“舌尖上的需求”,更让原本闲置在家的劳动力有了用武之地,还成了提高当地群众收入、带动乡村振兴的“金钥匙”。目前,全村共有32座蔬菜大棚投入生产。
在漳县马泉乡马家屲村,伴着清晨的第一缕阳光缓缓升起,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的志愿者们已经早早来到王爷爷的家中为其拍摄“老相”。王爷爷今年已有86岁高龄,腿脚不方便,听说有免费为老人拍照的活动后,家属立即邀请志愿者为老人上门拍照。
“马泉乡聚焦‘小切口’,破解‘大难题’,以抵制高额彩礼为有力抓手,深度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所,规范婚丧喜事流程,开展系列座谈会巧解高额彩礼困境,举办‘德润生日会’厚植孝善文化,设立‘流动照相馆’留存温暖瞬间,组织庭院‘板凳会’拉近党群距离,不断培育文明乡风、良好家风、淳朴民风,让文明之花绽放。”马泉乡党委副书记漆文强说。
漳县新寺镇青瓦寺村、盐井镇杜家庄村、马泉乡马家屲村只是漳县深入推进和美乡村建设的一个缩影。
近年来,漳县坚持示范引领、由点及线、以线扩面,深入推进和美乡村建设。村庄颜值提升、产业蓬勃发展、村民收入增加、乡风文明向好,一幅村庄美、产业强、村民富、乡风好的和美乡村新画卷正在武阳大地徐徐展开。
声明:免责声明:此文内容为本网站转载企业宣传资讯,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,与本网无关。仅供读者参考,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。